關鍵詞: 個性化 學前教育 教育方法
1.引言
國內現階段的教育已經開始在研究當前教育制度的基礎上,對于未來教育制度的發展思考,遵循個性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原則設計相關的教育方案是這一時代需求。教育的公平性應該體現在其價值和學生需求的多元化當中.主要表現在尊重每一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實現不同需求的教育目標,使學生可以獲得最適合的教育方式,遵循學生之間個性差異上的公平性原則。
2.學前教育中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的體現
2.1個體內的差異
個體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一個人結構素質上存在的不同,比如在能力和興趣等方面,一名學生的智力水平在不同的側面具有差異性。例如,其智力發展內容的不同,年級和年齡都相同的兩名學生A和B,A有非常強的語言天賦,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就不那么突出,B的身體協調能力已經幾乎接近成年人的水平,但是其智力開發方面卻要低于成年人。
2.2個體之間的差異
這方面主要是指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在學生智力的成長過程中,不同學生之間智力的差距是一個必然現象,而其智力的發展水平與學習成績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國外相關研究學者認為,隨著年齡和年級的增長,智力法陣水平和學習成績之間的關聯性逐漸減少。在小學階段,智力和成績的關聯性在0.6~0.7;在中學階段,智力和成績的關聯性在0.5~0.6;在大學階段,智力和成績的關聯性在0.4~0.5,當然,這并不能說明人的智力和成績一定成正比。
3.根據學前教育中學生的個性化進行差異教學
3.1創造和諧環境,挖掘學生潛能。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實踐家SueHomeLinsky認為:“任何一個兒童的思維成長都會有自己的路要走,而其聰明才智通過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一個健康的兒童是不可能毫無天賦毫無能力的?!庇纱丝梢?,每一名學生的能力都不僅僅只是現階段這么簡單。我們應當探尋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變化,看到他們的優點,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得到健康發展。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最大限度地開發他們的潛力,營造真正意義上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提高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使每一名學生能夠獲得實踐的機會,并幫助他們能力得到鍛煉。
3.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重視學生個性之間存在的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貫徹好個性化的教學理念,讓他們在展現自我的過程中不會有所拘束,找到優點和價值,突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具備自主探究和學習的能力意味著獲得確定的學習目標、內容和方法,并自己控制學習時間的長短,地點乃至進度,以及對自我學習水平進行評估的能力。教師要隨時了解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要多給學生創造學習的機會,讓課堂成為學生可以自由發揮的開放式學習機構,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提高了創造性思維能力。這樣教學,營造了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3尊重個性化差異。
因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一個班級當中的學生之間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面對的是存在差異的學生,他們在上課的時候,聽課的狀態、身體因素、反應能力和智力開發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距,但教學所用到的教材是統一的,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教育工作者需要敏銳地察覺到他們身上的優點及存在的不足,幫助他們在學習成長過程中揚長避短。應該敏銳地發現學生的優勢和缺點,因勢利導,促使其揚長避短。教學時不僅要對他們嚴格要求,還要挖掘他們身上所擁有的獨特個性,分析他們每一堂課的聽課狀態,制定出符合他們特點的教學方法,在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4.結合學生個性差異實施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
4.1了解學生個性差異將學生分層化。
孔子認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學生。怎樣了解學生?孔子認為應“聽其言而觀其行”,“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通過觀察和談話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學生能力、興趣、動機、學習方式的差異、身心發展特點等,這是孔子因材施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砂凑杖雽W時的成績進行分層,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其中的學科成績,特別是因為某一類原因而不理想的學科,并將其與期中期末考試成績進行比較,進而對每一名學生的層次做出初步的認定。之后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考察,對其綜合能力進行詳細評判。
4.2鼓勵全員參與到教學分層中
通過分析學生智力水平和接受知識能力的差異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分層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全員參與,不論學生的學習水平如何,教師的基礎課堂教學水平如何,都要參與到分層教學的氛圍中,根據學生不同的水平,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使得好的學生能夠得到強化提高,后進生能夠趕上全班大部隊的進度,這樣全班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各盡所能,都最大限度發揮才能。
4.3設計彈性作業進行練習分層
除在一定基礎上對傳統的作業形式進行沿用之外,還應當有所突破,將其與生活緊密聯系。作業的形式要做到新穎、多元化、合作互動性較強等。比如在書面作業當中,可以是操作類型或者口頭類型的,也可以具有較強的時間性;可以針對單一知識點的作業,也可以是綜合性訓練較強的作業。
參考文獻:
[1]曾繼耘.學生個性差異:研究方法與基本結構[J].北京:課程.教材.教法,2006(3):27-31.
關鍵詞:針灸;教育改革;三因制宜
2009年5月7日,為進一步扶持和促進中國醫藥事業發展,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任務,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專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分析并指出了我國中醫藥發展面臨的新情況和新挑戰。其中提出了改革中醫藥院校教育,完善中醫藥師承和繼續教育等多項措施,明確了高等中醫藥教育改革的重點和方向,為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針灸學作為傳統中醫藥的經典學科,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為中國醫學的繁榮和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中醫藥改革發展的大勢下,針灸學的教育改革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叭蛑埔恕笔且蛉?、因時、因地制宜的統稱,指治療疾病要根據人體的體質、性別、年齡等不同,引以及季節、地理環境以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的原則。本文把中醫“三因制宜”的理念運用于針灸教育改革,在教改的過程中也要根據時代、地區和人物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為目前針灸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議。
一、因時制宜
因時制宜,即根據時間節律變化和季節氣候特點的不同來考慮治療用藥。運用于針灸教育改革則是指根據不同的時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砭石以緩解身體疼痛,砭石是針具的雛形或前身,可以說是針灸的起源。此后隨著歷代王朝的更改,針灸學理論體系開始形成、發展和不斷完善,針灸教育也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變更起跌(表1)。針灸教育是中醫藥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隨著時代的不同,針灸教育的方式也有所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家族傳承、師徒傳承、政府的醫學機構教育。目前主要的方式為政府的醫學教育,也就是進入醫學院校進行針灸知識的學習。而在改革的浪潮下,這種教育方式也在不斷的進步完善。
2000年5月,在香港大學醫學院舉行的《醫學教育改革?香港的經驗》研討會讓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進入到人們的視野,掀起一股學習香港PBL(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經驗的熱潮。此后,由傳統的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LBL(基于課堂的學習)教學逐漸向PBL問題式學習教學過渡發展,成為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為什么醫學教育模式需要轉變呢?美國醫學界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發現LBL醫學教學模式存在潛在危機,即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醫學相關知識越來越豐富,醫學生的負荷隨之加重,大部分時間與精力被花費在理解與記憶基礎知識上而忽視了實踐能力和醫德醫風的培養。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創立的學生自學與導師指導相結合的小組教學法(PBL教學)為這一危機帶來了轉機。此后,在80年代、90年代,美洲大部分醫學院及歐洲部分醫學院也陸續開始進行實驗性PBL教學。1991年美國醫學學會雜志(JAMA)對此進行調查統計發現,全美有100多所醫學院采用PBL教學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已全部用PBL教學取代傳統模式教學。1986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西安醫科大學成為我國最早引進PBL教學的院校。隨后很多院校的老師在某些醫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探索性的應用或借鑒了PBL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經驗。PBL教學模式雖然在近些年來應用較多,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現代教學經驗的豐富,CBL(案例教學法)、TBL(任務教學法)、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結合、導師制與班級制互補的創新型中醫針灸人才的培養模式也成為針灸教育改革可行的探索和前進方向。時代和醫學科技在不斷發展,針灸學的教育也會不斷的發展完善,我們要根據時代的變遷和不同的學習時期,因時制宜,不斷改革針灸教育方式,使針灸學教育更適應時代的發展,使學生更輕松全面的掌握針灸學的知識,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祖國醫學的繁榮發展。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同理可推,針灸教育改革中的因地制宜,就是根據不同地區針灸理念和針灸流派的不同采取各具特色的教學。我國的針灸學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史,是從古至今無數醫家通過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反復研究從而凝聚的智慧結晶。醫家們以某種獨特的理論為宗旨,根據其不同的哲學觀念和所處的地域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醫療方式和學術見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學說和流派,豐富和推動了針灸醫學的發展。經學派、經穴考訂派、穴法派、手法派、重灸派、重針派、刺絡放血派、針藥相須派、中西醫匯通派、臨床各科諸派等是目前人們較為了解的針灸流派,但在中國幅員遼闊的土地上還分布著更多頗具特色卻鮮為人知的針灸流派。東北地區有彭靜山的“反針”,有于致順的“頭針”,有對經絡學說有獨特見解的張給,還有獨具民族特色的蒙族針灸等;滬上地區有以陸、方、黃、楊、奚、秦為代表的六大海派針灸流派;在江蘇地區,有源遠流長的澄江學派,更有楊長森、肖少卿等秉持自法的針灸醫家;浙江地區則有以樓百層、盛燮蓀、馬石銘為代表的手法派,以楊相良、羅詩榮、施延慶等為代表的療法派,以高鎮五等為代表的重手法亦重穴位派,以阮少南、虞孝貞等為代表的針藥結合派;北京有王樂亭獨創的養針法門,賀普仁自創的“賀氏針灸三通法”;在山西有師懷堂先生的“新九針”和呂景山先生的“針灸對穴”;廣西的桂派針法,四川的李氏柞針,云南的管遵惠子午流注針法…很多特色鮮明的針灸流派等待著新興醫學人才的繼承與發展。當代中醫教學模式以“一元化”的院校教育模式為主,傳統的家傳及師承教育越來越少,使各具特色的針灸流派的學術思想和經驗手法沒有被很好地繼承及保存,使我們珍貴的針灸學術資料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漸漸流失。在現代針灸教育過程中,特別是在本科的學習中,學生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在教室里,很少有時間實踐所學到的知識,更不要說深入了解當地的針灸流派。改革中醫人才培養模式,讓傳統的“名家帶徒”的師承方式融入當代教育,在院校教育過程中重視各地域流派思想的繼承與發揚不失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好辦法??梢栽谠O置課程時加入具有當地特色的針灸課程,教授當地針灸流派的理論觀念和操作手法,開展各醫家的專題講座,鼓勵學生們拜師學藝中醫藥專業的學生,既要會搞科技做實驗,也要會熟練應用中醫藥治病救人,在院校的基礎培養中,在老中醫的言傳身教中,繼承中醫名家流派醫脈。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針灸流派,這些流派等待著我們的繼承和發揚,針灸教育改革中我們要注意因地制宜,把前人們嘔心瀝血的學術結晶發揚光大。
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指根據每個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等不同特點來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將其應用于針灸教育改革則是指根據教育過程中各個角色不同的功能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培養方式。教師和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在進行醫學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每個角色都要注意其角色功能的轉化及過渡,因人制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針灸理論需要接受臨床實踐的不斷檢驗與完善。目前很多院校的針灸教師很少從事臨床,缺乏臨床實踐經驗,無法深刻理解針灸的本質內涵與臨床療效的關系,因此,在教學中往往缺少臨床實踐的支撐。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是照本宣科,把課本上的知識淺顯的講解一下,即沒有深入探討,也沒有臨床實踐的輔助,學生們聽的昏昏欲睡一知半解。所以,在針灸教育改革過程中,要注意醫、教、研三位一體,教師既從事教學,又是臨床針灸醫生,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更深刻地理解針灸理論,還可以用臨床實踐經驗來豐富針灸理論教學,同時可以利用科學研究引起學生的興趣、充實教學內容,并且用科學數據來闡釋針灸的基本理論與臨床問題。當在針灸教學中遇到難點、疑點問題的時候,師生都可以通過臨床實踐或科學研究來探尋解決方案。教師不斷在教學、臨床和科研的角色中轉換,不但可以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還可以提高臨床實踐技能,增強針灸科研水平,促進針灸學的發展。目前中醫院校的學生大多適應填鴨式教育,思維方式呆板,靈活性較差,缺乏動手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方,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只知道復制知識的機器;教師則應成為學生的引導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和課堂的主人。為了利于新型醫學人材的培養,使枯燥的課堂變成學生樂于接受、愉快的學習場所,必須大力加強對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和探索。體驗式教學,開放式教學,案例教學、暗示教學、發現教學、程序教學、問題教學等都可以應用于針灸教學中,幫助醫學生培養自我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研究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水平,并為促進學生臨床實踐技能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創造必要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學生自身觀念的轉變,從以前的被教者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者,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投身到知識的殿堂,在學校為我們營造的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努力的汲取專業知識,把自己塑造成為新型的針灸人才。
針灸學是中國醫學的瑰寶,是我國少數幾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學科領域之一,也是我國開展對外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主要內容之一。20世紀以來,我們經常會聽到“中醫學危機”的說法,不少人覺得中醫學尤其是針灸學正在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醫針灸學的整個學術體系與現代科學技術脫軌,缺少新型的針灸專業人才,使民眾對針灸的專業性和療效產生了質疑。所以,針灸的教育改革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這不僅關系著針灸學的興盛,更關系著針灸的民眾信任度和生死存亡?!叭蛑埔恕笔侵嗅t學的基本治則之一,是具有中醫特色的理論,將其與針灸教育改革相結合,更能凸顯出中醫和針灸辨證論治的基本思想,使針灸教育改革也富有中醫特色。根據“三因制宜”,根據不同的情況對現存的教育問題提出改進方法,促進針灸教育改革,繼承發揚中醫傳統文化,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還需要我們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參考文獻:
[1]王衛,徐立,郭義.中法兩國針灸教育比較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4):36-38.
[2]吳升華.論PBL醫學教育模式[J].醫學與哲學,2000,21(2):48-49.
[3]穆艷云,甘君學,等.PBL教學在《針灸治療學》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4):260-261.
[4]董寶俠,陳協群,等.PBL教學法在內科學血液病教學中應用的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103,(8):782-784.
[5]馬睿杰,林咸明,等.PBL在《針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醫學教育探索,2010,9(6):816-818.
[6]楊潔,楊明曉,等.探索PBL結合LBL教學模式在《針灸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1):15-16.
[7]李辰,劉煒宏.我國當代各地區針灸名家學術特色初探Z].2013.
[8]陳力.論針灸臨床教學創新[J].中國針灸,2011,31(9):834-836.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教育問題;研究綜述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文化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學術界對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研究,其外延也在不斷擴展。中國共產黨認識和和解決教育問題的歷史經驗開始為學界所關注,并逐步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研究成果頗豐。已有成果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的發展歷程和經驗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教育體制改革研究、黨的領導人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等方面。
一、關于中國共產黨教育方針的發展歷程和經驗的研究
對中國共產黨教育方針的發展歷程和經驗的研究,學界有大致的梳理,并根據黨在不同時期的教育方針政策,將歷程粗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建黨初期到新中國成立之際,即1921年-1949年;第二個階段為新中國成立至今?,F有的文獻資料大多側重研究建國后黨的教育方針,對于建國前黨的教育方針的研究文獻則相對較少。王鐵的《中國教育方針研究―新民主義教育方針的理論與實踐》,是目前所能查閱到的第一本系統論述建國前黨的教育方針的專著。該書論述了建國前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的內容、發展歷程及其理論基礎,對于黨在不同革命階段教育方針的具體實踐也做了詳細的敘述。[1]
關于建國后黨的教育方針的發展歷程和經驗的研究相對較多,有學者將新中國成立之后的教育方針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鄭剛按時間順序將建國后黨的教育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即共和國前期的教育方針;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教育方針;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教育方針。[2]李則根據不同時期教育培養目標和服務側重點的不同,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為新民主主義服務的教育方針;第二階段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教育方針;第三階段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教育方針。[3]
梁偉在研究中指出,從建國之初至1978年,黨的教育方針和實踐從性質上完成了兩個轉變,即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文化教育總方針到社會主義性質的教育方針。而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形成走過了一條從不明確到逐步形成及至最終在憲法中得以確定的之字路程。[4]劉麗麗通過研究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得修改舊的教育方針成為了一個急迫的任務,這一時期工作任務的重點是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中心。為適應新形勢需要,1990年12月,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提出了教育方針的新表述,后被寫入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經1995年第八屆全國人大的修改,最后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5]蔡中宏認為,我國建國以來提出的各種教育方針,都是圍繞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來展開的。尤其是十六大確定的教育方針,是我們黨對新世紀我國教育目的、教育性質、教育目標、教育任務、教育功能以及實現途徑和要求的新概括。[6]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教育體制改革的研究
教育改革是國家、社會需求變化與教育思想變化的結果和外在體現。教育體制是教育思想得以實施的重要載體和機制保障,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學術界對教育改革的研究較多的集中于改革開放以后,而且對教育體制的研究尚未達到系統的水平,但也有不少文章涉及到這一課題。
尤國珍、漆明春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教育管理體制進行了介紹和梳理,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即建國初至1957年,確立了高度集中與統一的教育管理體制,以便于集中有限資源培養國家急需人才;1958年至“"結束,教育行政管理權限的下放與失控;改革開放后,中央統一領導,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的領導體制。[7]李偉濤將改革開放后的教育體制改革分作三段,即“”結束-1984 年(恢復穩定)、1985年―2000年的重點突破(確立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校長負責制)和2001年至今的全面深化(繼續深化、完善既有體制)三個階段。改革變化體現在從提高管理效率逐步轉向教育公平,學校主體性得到不斷提升,體制改革自身也從單純依靠政策推進過渡到政策和法規共同規范和推進。[8]
石中英、張夏青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考察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教育改革的進程,將中國教育改革劃分為四個時間段:教育改革醞釀與教育事業恢復發展時期(1978―1984)、教育改革起步與教育事業穩步發展時期(1985―1992)、教育改革全面展開與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時期(1993―1998)、教育改革持續深入與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時期(1999―2008)。同時又指出,中國教育改革的動力在于國家、社會的需要,這決定了中國教育改革的路徑更加多樣,價值訴求更加貼近人本思想。[9]梁潤冰對中國當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弊端進行了分析,認為市場和政府的內在缺陷阻礙了我國教育的發展,也認同建立多中心的教育體制。[10]王慧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理論角度,解釋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動力就在于經濟體制的變革,并按照這一解釋,教育體制改革劃分為兩段:經濟體制改革與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與探索階段(1978―199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教育體制的確立階段(1992至今)。繼而闡述了兩類教育體制的利弊,以及經濟體制與教育體制的辯證關系。[11]
三、黨的領導人教育思想的研究
關于黨的領導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一直是學術界的研究熱點,成果頗豐,近年來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著作,主要研究黨的領導人的教育理論、教育原則和教育實踐等幾個方面。
在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劉海南指出,教育思想是新中國前期教育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12]。曾敏將的教育思想概括為四個特點,即濃厚的教育哲學特質;獨特的人民教育觀;強調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結合;“三育并重”德育為首的全面發展論。[13]嚴文清將教育思想分為四部分內容,即教育功能的政治化;黨對教育的絕對領導權;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人的全面發展。[14]
王獻志將鄧小平的教育思想的基本構架分為四部分,即教育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是鄧小平教育思想的根本點;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鄧小平教育理論的主體支柱;培養“四有”新人和“三個面向”思想是鄧小平教育思想所規定的戰略目標;按教育規律辦事,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堅持教育改革。[15]
王麗英認為,對教育工作的突出貢獻, 是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中國教育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形成了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具有鮮明的特色,體現時代性、富于科學性, 突出前瞻性, 注重現實性, 具有開創性。[16]
楊帆認為,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即:前提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基本戰略是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基本方針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關鍵是尊師重教;根本目標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17]顧成敏總結了教育思想中的五個堅持,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是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的根本指針;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是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的長期戰略;堅持促進教育公平是努力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的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是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的價值中樞;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的永恒主題。[18]
四、既有研究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的研究方向
第一,現有研究普遍傾向于將中共黨史與教育史簡單疊加在一起,無法突出黨史研究的政治特性,甚至會出現跑題的現象,使原本的政治學研究帶有教育學研究色彩。隨著對中共黨史研究的外延不斷擴大,這一問題值得引起研究者們的關注。
第二,現有研究成果對建國前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的關注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零碎散亂,缺乏系統和全面的研究,因而難以形成時間上的橫向比較,也就難以總結出階段性的特征。
第三,現有研究在方法上傾向使用歸納、總結這類初等的邏輯方法,對政治理論的借鑒不夠,既無法形成清晰、條理的分析框架,也無法凸顯黨史研究的政治特性。
第四,已有的研究多側重于總結、歸納中共公開的教育政策和理論,缺少堅實的一手檔案研究,使得研究成果帶有時評的色彩,無法形成歷史沉淀和知識的積累。
參考文獻
[1]王鐵.中國教育方針研究―新民主義教育方針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
[2]鄭剛.中國教育方針的百年變遷歷程[J].教育探索,2005(9).
[3]李.論我國教育方針的過去、現在和未來[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9).
[4]梁偉.從新民主主義文化教育總方針到社會主義教育方針[D].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5]劉麗麗.全面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8(2).
[6]蔡中宏.新中國教育方針擅變的考察與反思[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7]尤國珍、漆明春.建國后中國共產黨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述評[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8(4).
[8]李偉濤.我國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三十年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
[9]石中英、張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國經驗[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10]梁潤冰.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路徑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04(2).
[11]王慧.經濟體制對教育體制改革的影響及其關系[J].當代教育論壇,2002(12).
[12]劉海南.論新中國教育方針的演進與啟示[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5).
[13]曾敏.教育思想的鮮明特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2).
[14]嚴文清.教育思想的發展過程及主要內容[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10).
[15]王獻志.鄧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構架[J].江西社會科學,2001(3).
[16]王麗英.論教育思想的特點[J].教育探索,2005年(1).
[17]楊帆.論的教育思想[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6).
針灸醫學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千百年來不僅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作出巨大的貢獻,也逐漸為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特別是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針灸醫學以其簡便效廉等優點,正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目前己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應用針灸療法,并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對針灸機理和臨床進行了廣泛的研究,針灸成為非主流醫學系統中最為輝煌的部分。進入21世紀以來,針灸學在日益國際化和現代化的同時,發展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針灸學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針灸專業人才。針灸高等教育50余年來所培養的一批批針灸專業人才已成為針灸專業各領域中的主力軍,促進了整個針灸事業的發展。但是針灸高等教育還不能滿足針灸學科日新月異的發展,因此針灸高等教育,要緊跟時代變化,
1.明確培養目標,探討針灸人才培養模式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師資梯隊,完善教學模式,改革課程體系,以繁榮發展針灸事業,培養合格的高素質綜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明確不同培養目標,探討針灸人才培養模式: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會通過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高等學校要適應、促進和指導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市場和社會需求的的各類不同層次的人才,隨著教一育內涵的擴大,傳統教育、現代化教育、成人教育、終身教育將共同構筑起21世紀高等教育的現代教育學體系。針灸高等教育與教學改革必須具有更強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緊跟時代步伐,適應社會發展。
1.1因材施教,明確不同培養目標新世紀對針灸人才的需求有不同層次的要求。針灸醫學的發展,一方面要突出特色,發揚優勢,面向傳統,繼承前人的經驗,發掘古代針灸文獻中的精華:另一方面要與時俱進,面向現代醫學及相關科學,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研究針灸,推動針灸醫學的現代化進程。因此,針灸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注重不同層次的本科生、研究生培養,更要注重“因材施教”培養。針灸醫學發展既需要從事針灸高等教育、普及教育的教育人才,從事針灸現代研究的科研人才,從事針灸醫療為主的臨床人才,也需要從事繼承發揚傳統針灸醫師經驗、古代針灸文獻資料的傳統人才,從事對外交流、有較高外語水平的外向人才,更需要綜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因此針灸高等教育必須應對社會需求,制定相應培養目標,針對不同培養層次、方向,注重一專多能的訓練,以適應社會各類各層次對針灸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推動針灸醫學的發展。
1.2探討針灸人才培養模式遵循針灸教育的規律,培養創新型中醫針灸人才,一直是針灸教育研究的目標。近年來,各個院校進行了針灸人才的培養模式的探討,一些院校提出了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結合、導師制與班級制互補的模式培養,既適應現代高等院校的辦學模式,又兼顧中醫傳承學習認知的規律。這一培養模式的探討提供了良好的開端,探索了中醫針灸教育的規律和創新中醫針灸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人才問題上主張熏陶成人、培育成才,以建立中醫針灸思維(熟讀經典和導師指導貫通)、培養中醫針灸人才綜合素質(科學和人文相融)、提高臨床動手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等為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有自主創新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具體來講,培養學生能在教師幫助下自主學習針灸經典理論、針灸臨床技能和科學研究方法,對針灸學科知識具有融會貫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善于發現問題,能通過合作交流、團隊協作動手解決問題。上海中醫藥大學針推學院還探討了中醫針灸經典、臨床、實驗二位一體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針灸高等教育,應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符合中醫針灸教育規律、適用性廣、多樣化的針灸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新一代具有傳承精神和創新思想的針灸人才。
2.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梯隊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與發展根本大計?!闭衽d針灸,關鍵在教師。50余年來,針灸高等教育教師隊伍不斷優化,現在全國各中醫院校都具有水平較高,結構較為合理的針灸學科師資隊伍。針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極強的學科,針灸教育要求從事課堂教學、臨床帶教的教師,具有同等的專業技術、理論水平、操作技能,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直接影響到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因此建設高素質、多技能、穩定的師資隊伍是保證向社會輸送全面的針灸人才的先決條件,故今后針灸高等教育必須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采取多種措施,增加激勵機制,鼓勵針灸學科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通過外出進修、學術交流、科學研究、在職培訓等各種途徑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高等教育對師資要求數量上有保證,質量上嚴要求,這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針灸高等教育必須根據社會日益擴大的學習需要調整教育機構,教師要能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掌握多種學習手段的培養,形成一種新的“以學為主”的風氣,就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養和知識水平,不斷獲得新的信息、,更有效地充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因此,培養針灸人才的教師也必須掌握深博的中醫理論知識,具備豐富的醫療經驗及相應的科研能力、外語水平,并且能幫助學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駛,跟上時代步伐的高級人才。
3.完善教學模式,改革課程體系
3.1.編寫、出版全國通用教材,規范針灸專業課程建設:高等中醫院校是培養針灸專業人才的搖籃和基地。20世紀60年代,《經絡學》、《輸穴學》、《刺灸法》、《針灸治療學》相繼出版,成為針灸專業的基本教材,以后隨著針灸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針灸醫籍選》、《實驗針灸學》等教材相應出版。近50年來,教材幾經改版,增加了一些新內容,補充了許多新的且得到學術界認可的研究成果。但是針灸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幾十年變化不大,現行教材不能滿足創新性、實用性的要求。集全國針灸專家統編的教材并在全國內通用情況并不理想,許多中醫院校仍然使用自編教材。針灸學科目前尚沒有適合于本科、???、進修生、研究生以及外國留學生等不同層次、不同專業方向的專業教材,今后應該根據不同層次、專業編寫、出版全國通用教材,以供不同層次、不同方向教學使用;并鼓勵編寫自編教材,以突出地域特色,增強中醫經典課程,強化中醫思維,補充新的研究成果,介紹針灸理論研究的突破、針灸治療手段的創新。課程建設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最重要的教學基本建設環節之一,是優秀學科建設的標志,是全面提升教學水平、體現教學成就的重要舉措。2003年起教育部開始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了一批國家級精品課程,極大地推動了高等針灸教育的發展。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學》于2004年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是針灸學的第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各地針灸學精品課程建設也獲得全面發展,許多課程列入省市級和校級精品課程。但是,針灸學科課程建設仍需進一步改進,現在針灸學科課程設置上仍然存在內容重復多、課堂講得多、實踐機會少、臨床涉獵面窄等現象。近幾年來,隨著培養專業方向的整合,教學內容中西醫比例重新調整,課時壓縮,而教材改變沒有跟上變化,加重了學生學業負擔;此外,專業課程設置全面統籌安排不足,出現課程厚薄不均,影響學生知識的拓展、智能的開發川。因此,要培養適應21世紀針灸學科發展的針灸人才,不能忽視教材、教學內容、方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故今后高等中醫院校的首要任務是圍繞教育目標的調整而進行課程結構、教學計劃、教學方法的創新及改革,從而使課程體系一體化、系統化、立體化,公共基礎課要體現基礎性、滲透性、寬廣性;專業課要體現傳承性、前瞻性、應用性;教學計劃要體現不同層次、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習要求;教學方法應當在突出針灸醫學傳統教育的基礎上,進行靈活多樣、符合當代大學生思維特點、認知能力的創新。
3.2教學內容的媒體化、網絡化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教育事業開拓了全新的領域,同時也對傳統的針灸教學理論、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思想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全國各中醫院校在這一方面均作出了有益的嘗試,研制開發了包括經絡學、經絡輸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針灸名著選讀、實驗針灸學等針灸學多媒體網絡版和英漢對照版教學軟件,并開展了多門課程的網絡教學。這些自行開發的多媒體教學軟件豐富多彩,極大的豐富了教學手段,起到了良好的輔助教學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應用局限,與傳統針灸教學方法的結合運用還不夠完善,網絡教學開展不足。為了適應信息化時代,推進針灸的現代化、國際化,針灸學科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應當注重多樣性、直觀性、實用性,針灸學科的網絡教學必須以校園網絡為基礎,盡快建立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的針灸遠程教學,建立針灸資訊網站,擴大針灸教學范圍,使更多的人士能夠通過利用現代媒體了解、學習和掌握中國針灸,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教育方針;歷史源流;存在問題;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G40-011.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06)10-0070-02
一、新中國教育方針的歷史源流
教育方針是一個動態概念,是一個歷史范疇。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國情在變化,教育方針相應要作更新?;仡櫄v史,在新中國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教育方針有著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長錢俊瑞在《人民教育》雜志創刊號上發表的《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一了最完整的表述:“為工農服務,為生產建設服務,這就是當前實行新民主主義教育的中心方針?!?951年3月,教育部長馬敘倫在全國中等教育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各方面獲得全面發展,成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自覺的成員?!?952年3月,教育部頒發試行的《中學暫行規程(草案)》中規定:“中學應對學生實施智育、德育、體育、美育等全面發展的教育?!边@一規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發展教育”的重大命題,顯示出新中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雛形。兩年后,即1954年2月,總理在政務會議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前進,每個人要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均衡發展?!边@一論述,將教育部的“智育、德育、體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為“德、智、體、美等方面”,為如今教育方針的表述在培養目標的規格方面奠定了基礎。1955年9月,教育部又規定:“小學中不但要進行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同時還必須有步驟地實施基本生產技術教育?!边@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的由來。1957年2月,同志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了《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確提出:“黨的教育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焙髞碛指爬椋骸敖逃仨殲闊o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即通常所說的“兩個必須”)。1961年,在《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試行)》(“高教六十條”)中提出:“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諸方面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贝撕?,人們一般都將后者的表述與前者的表述結合起來,形成統一的教育方針:“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边@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針”字樣的關于我國教育方針的完整表述。這是我國基本的教育方針,有人稱之為我們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教育方針。
我們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教育方針,是以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國情及其教育活動為實踐依據,以中國共產黨在特定歷史時代的基本路線為政策依據而制定的。它準確地反映了教育方針作為國家政權關于教育發展的總綱領以及體現國家教育意志的本質特征,融教育的性質、地位、目的、任務、內容、方法等于一體,具有高度的簡括性和凝練性。就其性質而言,又繼承了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關于新民主主義文化教育總方針的優良傳統,而且與時俱進,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為中國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和發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數十年一直沿用這個教育方針,并于1978年將其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其影響之大、執行時間之長,在共和國歷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召開了歷史性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全面檢討和反思建國以來各項方針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提出,“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又紅又專、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盡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過去的提法,但作為黨的決議已經公開放棄了20世紀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方針。這是我黨在總結32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第一次對我國新的歷史時期教育方針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根據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紀50年代的方針,而改提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的“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標志著新的歷史時期我國教育的指導思想已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不僅成為新的歷史時期我國教育方針的核心內容,而且也成為指導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正式提出總共41個字的新教育方針:“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99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對它作了修改和補充,在“現代化”后面加了“建設”二字,即“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另外,把“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改為“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其余照舊,總共43個字。1995年3月,八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又對它作了進一步的充實,在“德智體”后面加了“等方面”三個字,在“建設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會主義事業的”七個字,即“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余照舊。表述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敝链?,新中國歷史上第二塊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針,已完成法律程序,載入教育的根本大法。 新中國第二代教育方針針對在新的歷史時期還要不要制定一個新的教育方針,教育為什么服務,以前提出的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是否適用于新時代,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要不要寫入教育方針,應培養什么樣的人,對受教育者進行“三育”(德智體)“四育”(德智體美)還是“五育”(德智體美勞)等一系列基本問題進行廣泛的討論和認真的反思。新中國第二代教育方針結束了“”前后我國教育價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實現了新中國教育史上教育方針理論和實踐的歷史性轉變,促進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開創了教育方針理論和實踐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新時代。但我國第二代教育方針也存在著試圖通過強調教育的經濟功能以糾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結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進個體身心全面發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視等主要失誤和問題[2]。
二、新世紀教育方針的新發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為人民服務,堅持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笔状翁岢隽私逃盀槿嗣穹铡焙汀皥猿纸逃c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指導方針。2000年1月,同志發表了《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對教育方針又進行了重大修改和補充,一方面繼續強調了“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將“美育”寫進了教育方針,這體現了對教育規律的科學把握。2001年5月29日,《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第一次將“為人民服務”的指導方針以文本的方式在國家的正式文件中確立下來,揭開了教育方針史上新的一頁。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又進一步闡述了黨的教育方針,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毙率兰o黨的教育方針的這幾次論述,一次比一次更豐富、更完善、更精練、更準確。
三、我國新世紀教育方針的反思性解讀與未來發展
新世紀教育方針的新表述體現了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賦予教育方針以嶄新的內涵。但我們認為當前的教育方針仍有值得探討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發展問題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十分重視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將其作為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征。但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民族、不同的群體個體,甚至在同一個體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要求。新中國的教育方針對于“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無論是“兩育”(智體)、“三育”(德智體)、“四育”(德智體美),還是“五育”(德智體美勞)、“六育”(德智體美勞技),思想上左右搖擺;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還是“諸育并重”,也各自引經據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人的全面發展僅是一種理想,作為操作性更強的教育方針,現階段強調人的自由和諧的發展更符合我國當前的國情。因此,我們認為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改為“德智體美和諧發展”可能更為恰當。
2.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的關系問題
新世紀的教育方針提出了“兩個結合”,即“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和“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學與用相結合、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論教養、科學實驗、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實踐中更科學和更準確地得到體現與實現。但我們認為,這種提法值得商榷。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進一步拓展,實踐具有多樣性的特征,社會實踐的內涵也更為豐富,它不僅包含生產勞動、政治活動、科學實驗等實踐,還包括人們的生產實踐、生活實踐、教育實踐等,其中“生產勞動”是最重要的“社會實踐”,也就是說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是一種包容關系。而新世紀的教育方針將“兩個結合”并列,在邏輯上與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的包容關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議將生產勞動從教育方針中去掉。
3.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系問題
新世紀的教育方針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提法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人才培養的規格,先后有多種表述,且不論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實質性的差異,這里要討論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標準是什么?建設者與接班人有何區別?接班人是否比建設者的層次更高些?接班人難道不是建設者嗎?這些問題都很難說清?!敖ㄔO者”與“接班人”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是并列關系,還是相容交叉關系,或者是同一關系?如果是并列關系,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有一部分要成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則要充當建設者?如果是相容交叉關系,那就存在不當并列的邏輯性問題。如果是同一關系,提一個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個,那也就無須在“建設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設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強調的是教育的甄別和選拔功能,這是“左”傾意識形態在教育中的體現,人們更易于將它與應試教育相連接,也是與當前素質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將“和接班人”從教育方針中去掉。
總之,教育方針是教育規律的概括性體現,體現了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體現了邏輯的與歷史的統一性,體現了科學性與完整性。教育方針只有尊重教育規律,理論科學、規范完善、表述準確、實踐有效、利于操作,體現對受教育者的人本關懷,體現與時俱進的創新性,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天平.共和國教育方針史略[J].師資培訓研究,2002(4):33-35.
[2]何光全,廖其發.20世紀80年代我國教育方針變革的成就與失誤[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5).
【關鍵詞】教育方針 發展歷程 規范完善
新中國建立以來,黨和政府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形勢發展和任務需要,分別制定了相應的教育方針,這些教育方針對于當時的人才培養和經濟社會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仡櫤涂偨Y60年來我國教育方針的發展演變,對于更好地認識教育方針的本質和要求,進一步明確教育發展的目標與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國以來教育方針的發展與演變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教育指導方針(1949~1956)。在民主革命時期,同志就已經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文化教育方針進行了系統、全面、精辟的闡述。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其中的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就非常明確地規定了新中國教育的性質、任務,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教育為主要任務?!贝送?它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教育方法為理論與實際一致?!雹?/p>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至“”之前的教育方針(1956~1966)。1953年6月30日,在接見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時,提出“要使青年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叭谩钡奶栒僭趯嶋H上成為了教育工作的培養目標和廣大青少年學習成長的行為指南。1957年2月,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報告中,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個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边@一方針鮮明指出了教育的方向與目標。由此,這個思想也成為我國建國幾十年來教育方針的核心內容。
“”期間的教育方針(1966~1976)。1966年5月7日,在審閱人民總后勤部《關于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后提出:“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簡稱“五?七”指示)。②該指示盡管不是教育方針的規范表述,但對以后十年“”的發生和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指導作用,比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大辦工讀學校、強調政治掛帥,反對智育第一等。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教育方針(1978年至今)。1980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教育工作會議,初步總結了建國三十年來教育工作的基本經驗,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教育的培養目標,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幾個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這次會議對教育方針的內容進行了總結和梳理,基本上匡正了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和思路。
1983年10月,鄧小平為北京市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薄叭齻€面向”的提法,拓寬了教育發展的視野,為進一步把握教育方針提供了重要的指導。
1989年11月,在少先隊建隊40周年之際,鄧小平為之題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③這就是著名的“四有”人才目標。
1995年3月18日,八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其總則明確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笨梢哉f,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準確文字對國家教育方針最完整的表述。
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即“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边@樣的描述既與我黨一貫堅持的基本方針一脈相承,又注入了新的內涵;既堅持了基本方針的連續性,又反映了時代的新要求,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特別是把教育為人民服務、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作為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更加有利于發揮教育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積極作用。
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笔叽髨蟾孢M一步突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的根本任務、途徑,以及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
教育方針發展演變對我國教育實踐的影響
教育方針在指導教育實踐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首先,實現了教育在不同時期為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服務的目的。教育的本質是為了提高整個國民素質,提高國家和民族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提高國家的發展能力和水平。建國60多年來,教育方針根據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的需要,及時調整了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內容,有力地保障了各個階段中心任務的順利完成。其次,進一步明確了教育事業發展中的根本問題,即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教育方針也一直在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著調整與改革。教育方針發展到今天,應該說,上述問題已經得以基本解決,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它所承載的意義也在不斷豐富與更新。
教育方針的消極影響。首先,在過去一段特殊的時期里,教育方針過分地突出了為政治服務的指導思想,使教育失去了自身發展的獨立性。教育原本具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因此它不能完全實現政治化,否則,教育就無法實現其發展目標,甚至會走上歧路,給國家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其次,教育方針的重點不夠突出,操作性差,影響了教育目標的全面落實。我國的教育方針雖然方向明確,內容全面,但表述過于宏大、抽象,不易于把握操作、落實。比方說,關于全面發展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發展呢?不同層次的學校、不同的學科在認識上就有很大的差別,因此落實起來就比較困難,一定程度上只能依靠各自的領悟和體會。相比較而言,西方發達國家在對教育理念的把握上更強調有重點、具體化,如團隊精神、創造能力、多元文化教育等,這樣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容易把握和操作。再次,在教育方針的演變過程中,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始終沒有給予明確界定,那就是教育主體一直不明確。在已有的表述中,有時稱“黨的教育方針”,有時又稱“國家的教育方針”,有時還稱“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教育主體始終不清晰、不鮮明,而且往往存在表述不一致、不統一的現象。不僅影響了對教育方針全面、準確的學習和理解,也影響了貫徹落實的效果。
教育方針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的思考與建議
盡快解決教育主體不明確的問題。如上所述,多年來教育主體不明確的現象已經使得“教育方針”自身的定位模糊,這也使教育工作者在貫徹落實教育方針的時候時常感到無所適從。長期以來,我們總是將“黨的教育方針”擺在首位,從而忽視了國家作為教育方針制定者的主體地位,這樣做不僅無助于黨的領導,而且易于將黨政混為一體,不利于黨的真正領導。
教育方針的內容需要統一規范。到目前為止,我國“教育方針”的主要內容到底是什么?始終沒有一個全面、明確、清晰、完整的表述和權威的解釋,人們記住的多是以前比較熟悉的那些內容。但這些內容有時在黨和政府的一些文件中的提法又不一致,給人造成很大的困惑,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黨“十六大”修訂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對教育方針的內容、要求就存在明顯差別。而在黨的《十七大報告》又對如何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要求。這就讓人弄不清楚究竟該按照哪個“方針”來具體執行。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豐富完善當前的教育方針。當前,我國正處于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發展時期,教育方針也要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和完善,其中也包括上述問題的逐步解決。具體說來,就是要突出以人為本、突出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規格,要按人才培養的規律來發展教育,推進教育;同時,根據社會需求,進一步細化、調整教育方針的內容,更加突出時代感、民族性、國際化與現代化,這樣,教育事業才能真正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者為信陽師范學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08BSH005。)
注釋
①毛禮銳,沈灌群:《中國教育通史》(第6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00頁。
關鍵詞:中國;教育方針:概念
中圖分類號:G649.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38(2013)01-0048-05
黨的十報告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那么,如何定義教育方針?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出版的各類工具書及研究資料,關于教育方針的定義,不下數十個。下面著重按照形式邏輯“屬加種差”的思路,給教育方針一個科學的界說。
教育方針定義的兩個前提性問題,一是對“教育”和“方針”的理解問題:二是對教育方針所屬主體及其稱謂的認識問題。
一、教育方針的涵義
教育(education)一詞,起源于16世紀初的拉丁文“educare”,是從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專門化實踐,系指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引發出來以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現多指以經驗或行為對精神、身體以及個性施加影響,培養新生一代社會生活能力的整個過程。教育有廣義、狹義和特指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影響人的思想和意識的活動。狹義的教育。系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其身心得到發展的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特指義的教育,專指德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毫無疑問,教育方針中的教育既不完全是廣義的,也不是僅指狹義的,更不是特指義的,而是指以學校教育為主的包括學前教育到老年教育、職前教育到職后教育、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等縱貫人生全程和覆蓋社會各個層面的大教育,是相對于傳統教育而言的、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的、涵蓋各級各類教育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
方針(guidelines),有大政方針與具體方針之分。大政方針是相對于宏觀和總體而言的。具體方針是相對于微觀和局部而言的。比如,蕭宗六就曾發表過這樣的觀點:教育的“=三個面向”不宜作為教育方針,而應看作是教育的戰略方針。在這里,他將教育的大政方針與工作方針有意區別開了。應該說,相對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總路線而言,教育方針是具體的工作方針;但相對于各級各類教育政策而言,教育方針則是教育的總指針,無疑具有教育總方針所特有的戰略性、宏觀性與政策性,是教育的戰略指導方針。
二、教育方針的主體
文獻檢索表明,新中國60多年來,有關教育方針的主體及其稱謂十分混亂。諸如,教育方針、教育指導方針、教育總方針、教育戰略方針、教育工作方針、黨的教育方針、黨的文化教育總方針、黨的教育中心工作方針、國家的教育方針、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黨和政府的教育方針、黨和人民的教育方針等。這里涉及由誰來制定教育方針的問題,特別是執政黨與國家、政府及其教育職能部門等,誰是教育方針的主體問題。
1.舊中國的教育方針主體
近代中國一直對教育實行集中管理,以統一的教育宗旨規范教育思想活動與行為,教育宗旨及其主體的國家化、一元化有著根深蒂固的傳統。這里著重談一談“黨的教育方針”的表述問題。將政黨作為教育方針的主體,繼而走向以黨代教和以黨治教的管理模式,可以追溯至19世紀、20世紀之交。早在20世紀之初,孫中山即創立中華革命黨,銳意踐行“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理想,積極推崇并營造黨在國之上、黨權高于政權的黨文化意識形態,努力建構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的領導體制。其思想和實踐對近現代中國的政制、法制架構,包括教育管理制度的影響至深至巨。
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即通過制定教育綱領實施對教育的領導。其后20多年中,中國共產黨對所統治的蘇維埃轄區、陜甘寧邊區和廣大解放區的教育工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指導和管理,并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教育工作經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元之初及其后數十年,由于當時國家百業待舉、百廢待興,政府部門缺乏必要的管理教育事務的實踐和經驗,未及統籌規劃制定教育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因而中國共產黨所確立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教育總方針及其當前教育工作的方針行使了國家文化教育總方針和教育工作方針的職能。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則是政府的中堅力量,仍沿用戰爭年代的以黨代政、以政代教的思路和辦法,以黨的教育方針替代國家的教育方針,或將兩者合二而一。
2.新中國的教育方針主體
60多年來,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黨和政府的關系也在不斷調整,但“黨的教育方針”一說卻沿用至今,演繹為教育管理的慣制與常則。一些人同于傳統的思維定勢和認識誤區,習慣于把“黨的教育方針”作為專有名詞使用,似乎教育方針是專屬于黨的,中國共產黨是教育方針的唯一主體,不僅混淆了執政黨與非執政黨之間的區別,而且也模糊了執政黨與國家之間的界限。
近現代社會以來的政黨,有多種制度、分類及其功能。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學說,是指為了共同的利益和政治目的,特別是為了取得政權和保持政權的某一集團進行政治活動的組織。就教育方針而言,每個政黨都應有自己的施政綱領及其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指導思想和章程。
在當代中國,教育方針是特指共產黨作為領導階層及其所領導的政府關于教育發展的總方向、總原則、總目標、總任務、總綱領、總政策,其他任何一個非執政黨或社會團體的教育主張都不能體現教育方針的這一特點,也不具備教育方針的這一條件。
3.教育方針主體間的關系
《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構。也就是說。國家的教育方針涵蓋并高于一切黨派的教育方針。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任何政黨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教育方針,但其效力和適用范圍均在國家教育方針之下,并且不得與之相抵觸,在提倡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今天,執政黨可以而且有責任利用自身的執政地位、發揮執政優勢、發揚黨內外民主,提出順應民意人心、符合教育規律的教育方針,并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上升為國家的教育方針,國家是其唯一的主體,從而使之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廣延性、時效性和規范性,這與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治體制是統一的。
早在1978年和1982年,教育方針就已先后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5年又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因此,“黨的教育方針”、“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的提法,是不確切、不恰當的,它是長時期來以黨的領袖的個別言論代替黨的教育方針,又以黨的教育方針代替國家的教育方針,黨政不分、政法不分,以黨代政、以政代法等傳統教育管理思維的沿襲和反映。需要指出的是,這樣講,絕不意味著要削弱乃至否定黨的領導。相反,在我國現行的國體、政體及政黨制度架構內,中國共產黨肩負著領導和管理國家的重大使命和責任,黨的中央組織為國家的發展指示了根本方向,既直接制定基本路線和大政方略,也指導制定各類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黨在教育領域的領導地位和指導作用無疑應得到加強。需要改變的是,幾十年一貫制的以黨管教、以黨代教的教育方針思維和“黨的教育方針”、“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等習稱。
現階段的中國,教育方針的主體只能是“國家或執政黨”,更確切地說,是國家或執政黨的最高權力機關或領導機關。其他任何組織、任何個人都無權制定或頒布教育方針,即或發表一定的有關教育方針的言論,或者提出一些如何發展與管理教育的指導思想,但如果沒有經過一定的組織或立法程序予以確認或頒定,那也是絕對不能等同于國家或執政黨的教育方針,或與之相提并論,乃至取而代之的。
常見一些文章或論著,在談論教育方針或回顧教育方針的歷史時,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一些閉體或個人關于教育方針的提法當作教育方針加以羅列和評介;還有一些人,每每將某一時期教育工作方針或教育政策奉為教育方針,要求予以貫徹落實,將總方針與具體方針混為一體:更有一些人,習慣于把領袖人物的某個講話或語錄不加區別和分析,隨意拔高為教育方針,甚至凌駕于教育方針之上。實際上,這都是未能從根本上給教育方針以準確定位,是把教育方針泛化了。究其根源,依然是受了以言代政、以言代法等陳舊思維的影響,從而也提出了進一步提高依法治教水平的時代命題。
教育方針是專屬于國家、服務于社會的,或者是代表國家行使教育管理職能的統治集團的,相對于國家、政府或全社會的總路線、總方針而言。它是具體的部門工作方針,而相對于各級各類教育工作來講,它是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指導方針,是各類教育政策法律規范的總和。在我國,它有特定的內涵和外延及其構成要件,不容對它作任意地解釋和演繹。之所以把國家或執政黨確定為教育方針的主體,而且將“國家”置于“執政黨”之前,表明其地位高于執政黨而不是相反。兩者之間用“或”而不是用“和”、“與”之類的連詞或者頓號,表明除了國家之外,政黨(主要指執政黨)也可以有自己的教育方針,但不能將兩者隨意等同。但中國有自己的國情,有些說法、稱謂法。約定俗成。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是教育方針的核心主體,其所提出的教育方針通過一定的組織和立法程序,上升為國家的教育方針。從而將黨的教育意志升格為國家和人民共同的教育意志,兩者是統一的,黨和國家是教育方針的當然主體。但下面幾種情況需要闡明。
一種情況是,相對于國家的教育方針而言,執政黨的教育方針屬于具體的工作方針,在其內部屬于總的指導方針,具有號召力、指導力與約束力。另一種情況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執政黨的教育方針代表了國家的教育方針,兩者合二為一,無分彼此,這種情況在我國長期存在。還有一種情況是,執政黨的教育方針經過一定的組織和立法程序融入國家的教育方針體系,這時也就不存在什么“黨的教育方針”、“國家和執政黨”的教育方針了。如果把國家作為制定教育方針的唯一主體而把執政黨排除在外,不符合我國國情,但如果一味因襲舊制,繼續不加區分地提“黨的教育方針”、將黨凌駕于國家之上,或繼續提“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將黨和國家并列或混同于國家,顯然與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時代要求和潮流是不相容的。在現階段,中國共產黨關于教育方面的意志通過一定程序上升為國家的教育意志,這時黨的教育方針也就是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也就是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
上述觀點的核心在于,應堅持依法治黨、依法治教,切實改進黨對教育的管理思維和方式方法,提高黨對教育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鄧小平指出,在當代中國,“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因此,應堅持治國必先治黨,依法治國必先依法治黨的原則,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處理黨務政務,規范黨政關系,約束黨的行為,維護憲法的最高權威,執行的行為準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包括教育方針,都必須符合國家的法律。應牢同確立在國家事務中“憲法至上”和在黨內事務中“至上”的觀念,堅決破除黨權凌駕于法權、政權之上的謎思,在法律的框架內開展各項活動,包括教育方針活動,既增強自身執政的合法性,也提高管理活動的有效性。
這里還有一個對“執政黨”的理解問題。根據我國的情況,20世紀的一百年,以1949年為界,后50年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領導人民共和國的50年,不會有什么爭議,也不可能產生什么歧義。前50年情況較為復雜,除了輪換幾屆政府以外,每個政府治理下又有若干獨立于中央政府的地方政權,雖然這些政權并不代表國家,但事實上它們割據一方,行使著政府的職能,并且也由政黨控制著,而且他們確也提出過自己的教育方針。如北洋政府時期,中國于20世紀20年代初創階段即在廣東提出“黨化教育方針”;南京政府時期,中國共產黨也于1934年在江西蘇區提出“蘇維埃文化教育的總方針”。相對于領導國家的政黨來講,他們是非執政黨;相對于其自己管轄的范圍來講,他們是執政黨,即執掌著一定政權的黨。這樣,對“執政黨”就要作較為寬泛的理解,既要突破傳統的狹窄視域,又要突破西方的概念圖式,嚴格辨析和科學解釋不同時代教育方針主體的不同現象。
另外,在我國教育方針的發展史上,除了國家或執政黨所制定的教育方針以外,還有一些既非國家也非執政黨的政權組織或統治集團所頒布的教育方針。如抗日戰爭時期,在日本帝國主義扶植下的東北、華北等偽政權以及日本占據的臺灣當局,均施售過其法西斯的奴化教育方針。顯然,這一類的教育方針,其主體既不是國家,亦不是執政黨,而是一些蘊含著“統治集團”這一基本特征的傀儡政權。嚴格講,相對于當時國民政府所頒布的戰時的教育工作總方針而言,這些所謂的教育方針都不成其為方針,但限于特定歷史時代背景下國家分崩離析的敵對狀況,這些“方針”確實存在并實行過,而其所屬的主體又是“國家或執政黨”這兩個概念所涵括不了的。鑒此,有必要對“國家或執政黨”這兩個教育方針的主體作進一步的抽象和概括。國家(政府)也好,執政黨(狹義、廣義的)也好,或者其他什么政權組織也好,歸根結底,它們都是執掌統治職能的組織或團體,在本質上統一于“統治集同”、“政治集團”或“政權組織”這一范疇。誠如馬克思所說,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因此,教育方針的主體最終只能是“一定的統治集團”或“政權組織”、“政治組織”,因為這個語詞的覆蓋面廣、適應性強,它集中體現了教育方針的本質特征和規律。當然,這是從歷史的角度、寬泛的意義上來講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所通指的教育方針并不完全一致,宜明辨之。
三、教育方針的定義
在闡明“教育”與“方針”的基本涵義和教育方針的歸屬主體之后,根據形式邏輯的屬種定義法則,首先,要找準其最鄰近的屬,也即找出其所歸屬的上位概念。教育方針的鄰近屬概念是什么呢?是前面所說的“總方向”、“總政策”、“總指導思想”,還是“總決策”、“總規定”、“總規范”,或是“指導思想”、“指導原則”與“行動綱領”等?嚴格講,這些概念都是“方針”的定義項而非教育方針的定義項,用它們來定義教育方針,未免抽象過度或隔代定義,“教育方針”首先是“方針”。是“方針”的下位概念,具有“方針”的屬性,“方針”才是其最相鄰近的屬概念。
其次,要找準其種差,即給教育方針準確定性,科學揭示教育方針所特有的區別于其他方針的質的規定性,這是定義的關鍵。依據前面的分析,這個種差就是“一定的統治集團在一定歷史階段關于教育(工作、事業、活動等)發展的總(的指導)”。其中,“一定的統治集團或政權(政治)組織”作為教育方針的主體,其合理性前已論述,不再重復。
“在一定歷史階段”,表明教育方針所具有的時代性、時效性及其歷史發展性?!瓣P于教育發展的”,是對“方針”類屬和特性所作的直接限定,表明該方針是專指教育而非其他事物。之所以用“教育”而將“工作”、“事業”、“活動”等用括弧括起來,是因為“教育”的涵蓋更廣闊、包容性更強,同時也可以避開“教育工作”之類的日常語匯以及教育是“產業”還是“事業”等不確定的定性和用語。更主要的是,不是停留在對教育方針平面靜止的注解上,而是從統治集團制定教育方針旨在促進教育發展的本意出發,給以立體動態的詮釋,指明教育方針是規范引導現代教育科學發展的方針。
“總”或“總的”,則將教育的根本方針與具體工作方針區分開來,表明它是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方針,而不是具體的政策條文,既體現和代表了一定的統治集團在教育方面總的指導思想、主張、觀念、意識和意志,又對各級各類教育活動具有指導、規范、約律和促進的性能,這種性質和效用是教育方針所特有的,并不因其內容或形式的改變而改變。
一方面,借用法國教育學家維爾曼(viUelnin)的說法,教育方針作為一種教育實踐規范,也即從外部規定人們教育行為的標準和法式,它是以一定的法律和行政權力為支柱的,甚至它本身就是法律的組成部分,是教育法規政策的核心和靈魂,因而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另一方面,教育方針又是在調查研究、集思廣益、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并付諸實施的,雖然它也屬于教育行為的規定,但它并不僅僅是給教育實踐定性,而且還給其定向,給教育活動的主要觀念和態度提供鼓勵性的符號,給人們的教育行為和實踐提供理性的指導。它集“應當為”和“必須為”于一身,既著眼于現實又指向未來。它從一定的價值取向出發,明確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規定教育方針的目的任務,闡釋教育發展的未來前景,因而具有鮮明的指引性和導向性。